朱工

早年从事单片机、实时控制系统产品设计及编程。目前耄耋之年开始学习AI技术。

从工人到院士,不容易呀 - 祝贺赵沁平当选新科院士

0
阅读(16080)

从工人到院士,不容易呀

- 祝贺赵沁平当选新科院士


  原太原无线电六厂的老同事赵沁平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可喜可贺!

  从《科学网》爆料出来的部分新科工程院院士名单八卦消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615&do=blog&id=738973) 已有个把月了,目前还未见正式名单公布,但我相信会是真的。不等了,就先写出来。

  难得的好消息,也勾起了我对当年的回忆。

  1968年,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太原。可能由于试制新品的缘故,我们来自天大、华中、科大、浙大的几个学电子(当年叫无线电)的大学生没有下农场锻炼,直接到了在剪子湾山沟里老琉璃瓦厂上新建的太原无线电元件二厂。我们白手起家,不到两年,就按据说是从打下的U2飞机里拿出来的样品搞出了微模组件。于是,由省革委会、军管会调拨,在赛马场的一座占地五、六万平米的原工会干校校舍就归了我们这个二十来人的小厂。一墙之隔的农会干校校舍归了新建的无线电模具厂。很快,太原无线电元件厂也搬了过来,就在这十来万平米的地皮上合并成立了太原无线电六厂,开始要搞计算机。

  工厂扩展,从老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一批有知识的工人,当时还叫学徒工,其实都老大不小了。赵沁平就是其中一位。赵沁平虽然只比我小三岁,但是当年这三岁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1966年,他们刚刚高中毕业,成了永远的“老三届”。所以我也很不好意思听他们叫我“师傅”。

  “文革”的确使很多徒工认为“读书无用”。唯独赵沁平不同,他上不了大学,但仍然坚持自学“高等数学”等大学课程。经常有问题来问我们,所以我印象特别深。工厂一些试验设备要自己制造,他也给我当过助手。

  1972年,太原工学院和我们厂合作试制数控铣床的数控计算机。正巧碰上太工试点招收“工农兵学员”,给了我们厂一个推荐名额。我们理所当然推荐赵沁平上大学。在推荐表的“工作、技能”一栏,还是我写的评语、签的字。内容当然是“工作努力”、“好学上进”等等。

  正因为他的好学不殆,才使得他在文革期间就得到了上大学的机遇,因此在硕士、博士的路上,他比其他“老三届”早一步站在了起跑线上。

  1975年,我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此前,我已和厂政治处主任击过掌,什么时候项目完成,就让我调回老家。1974年年底数控计算机研制完成,75年一月我就告别了太原。1975年,赵沁平毕业回来,在计算机车间工作。我已经不在那里了。

  后来,太原无线电六厂已经不存在了。今年,当人们发现赛马场无线电六厂这块十来万平米的老厂房快要被推平造高层住宅的时候,有人发起了六厂计算机车间老职工的聚会,回到老地方看一看。就在今年的端午节假期,大部分老同事都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了太原。基本上四十年没有见面了,我也真想去聚一聚。不巧正碰上刚分到波士顿的老人公寓,要从硅谷移居过来。聚会那天,我给太原打了电话。他们让赵沁平第一个接我的电话。他开口就说:“朱师傅,当年从你那里学到不少东西。”我说:“你是部长、博导,说这话,实在令我惭愧。”大家相约,五年后,再汇聚北京。赵沁平是我们中间最年轻的了,下次就由他召集。这次太原没去成,冲着院士的面子,下次北京我一定去。

  赵沁平在计算机理论、虚拟现实方面的成就和贡献,我想是有目共睹。所以我只讲鲜为人知的故事--过去的事。一个人的成就应该和他早年的行事风格有一定的联系。当年在困境中仍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如今成为院士不会没有关系。

  我为老同事当选院士而高兴,再次祝贺赵沁平!

太原聚会照片(1)

太原聚会照片(2)

太原聚会照片(3)

数控计算机试制组成员(四十年前)

我离开了,这张照片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 部分照片来自 李青山的博客 ]

===

FY_ZHU

2013-12-05 BOS-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