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

博士求答辩导师已出家 学霸遁空门深度解析,知识分子出家 学术生态环境恶化的风向标

0
阅读(1862)
读书人出家,并非新闻,自古有之,尤其以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战乱年代为盛。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剧烈变革时代,佛教“从善积德”、“众生平等”、“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因缘结果”的主张,对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平民百姓,具有一定的心灵洗涤和精神教化功能。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就是对当时建康佛寺盛况的真实写照。近代更有“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国学大师李叔同的出家。弘一法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岁末年初的时候,看到一个网友的微博,深感有趣:一个中科院的博士,好不容易攒够了论文,结果导师出家了……没人知道导师人在哪,但偶尔还是会回一两封邮件。他发邮件说,老师,我要答辩。导师回,施主,凡事都不要太执着……如果说战乱年代读书人的出家还情有可原,在GDP全球第二、“中国梦”唱响神州大地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出家现象就匪夷所思,位于北京郊区的龙泉寺因僧众中知识分子居多,更被冠以了“清华大学龙泉寺分校”的美名。通过读书人出家动因的深度解析,也许给人以些许启发。


一、象牙塔失去了归属感

曾经有幸与几所高校的领导在一起聚餐,不止一次地听到学校领导的谆谆教诲:大河有水小河满。学校是是老师的家,在座的每一位都会在学校工作直至终老,理应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呕心沥血。我毫不怀疑每个高校领导提升学校办学水平、青史留名的良好愿望,每次听完领导的真挚讲话我都会激动万分。然而,每次激动之后总会感到异常困惑:学校真的是草根教师的家吗?不用说校级、院级领导的任命,就连学科带头人、系主任的哪一项任命征求过草根教师的意见?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普通的教师比例有多大?戴帽子的行业项目、公益项目的指标落实到普通教师头上的比例又有多高?每一次分房、教授分级、绩效工资、实验室分配、办公用房调剂先得月者总是近水楼台的各级领导,就连强化班指导教师、本科生创新项目这些蝇头小利领导同志也冲在最前面。这种赢家通吃、行政化弥漫的校园文化一再强化了教师打工仔的身份待遇,怎能使普通教师有归属感?

二、工作失去了成就感

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是教师的本职工作。然而,这些年复一年的本职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正在逐渐消失。我们可以谴责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耗殆尽的义务教育,我们也可以指责大学生的急功近利的逃课、厌学短视行为。然而,扪心自问,我们给学生的教授的课程在启迪学生智慧、传授学生生存技能方面真的有物有所值的价值吗?我们可以欣羡那些将探索大自然的规律的乐趣作为终生最求的精神贵族,然而这些精神贵族在以科研为谋生手段的芸芸众生中比例有多大?曾记得做青椒时不止一次地向学有成就的老教授请教科研申报的经验,得到的答案却是令人吃惊:申报课题不就是编故事骗钱吗?面对越演越烈的混文凭现象,我们当然可以对处于迷茫期的研究生给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格言以励志。然而,在科研与实践两张皮、权钱大于一切、供过于求的大环境下,十分耕耘都带不来一分收获的反面例子比比皆是,这种现实让教师在学生面前如何传道授业?

三、人生失去了方向感

人,区别于其他高级动物的本质特征,在于除了寻偶、觅食低级需求外,还有理想、信念等高级追求,这些高级追求在自命不凡的知识分子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可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猫论的指导思想下,院士评选、教授特聘、职称分级、人才引进、江河湖海工程、SCI论文奖励、绩效工资,高等院校几乎所有的改革措施都可以用“拉大差距、物质刺激”这八个字来概括。强烈的物质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昔日的臭老九门终于斯文扫地,不嫌铜臭,变成围绕指挥棒猛烈旋转的物质奴隶。强烈的物质刺激、不公平透明的竞赛规则,将自恃清高的知识分子人为地化成了三六九等,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篱笆也就森严壁垒。有时不禁在想,大到校长、小到青椒,每个象牙塔人手机通讯薄上的数百个联系人,有几个可以称得上是心心相印的知心朋友呢?

四、剧烈变革社会中的无助感

1978年,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改革开放期。在剧烈的社会变革面前,宠辱贫富或在旦夕之间,个人的命运在浩浩荡荡的改革洪流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那种孤立、无助的空虚、寂寞感像瘟疫一样流行,笼罩在繁华都市匆匆过客的头上,如南京上空那挥之不去的阴霾,深处象牙塔内的知识分子也毫不例外地产生了深深的无助感。南京鸡鸣寺、定林寺、栖霞寺的香火死灰复燃,并日渐旺盛。苦海无涯的莘莘学子、学富八斗的专家教授,与心有戚戚的达官显贵、爱得死去活来的痴男怨女、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成为在寺庙同一佛堂下三拜九叩的善男信女。更有看破红尘者,抛却了尘缘,遁入空门,开始了“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的苦行僧生活。

日益增多的知识分子出家现象,反映了日益恶化的学术生态环境。知识分子出家,可能追求的并非是尘世后的永恒,而是远离喧嚣、寻觅一份心灵安静的天地。

“清晨入古寺,初日明(照)高林,竹(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俱)寂,但余(惟闻)钟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