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莫

CS大法好之番外——计算机何以被冠以“科学”?

0
阅读(20739)

昨天(5月12日)上午,中科院计算所的徐志伟副所长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智能处理器研究中心、“寒武纪”公司创始人之一的陈云霁研究员莅临我电做了一次学术报告。

陈云霁研究员是我国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领域最耀眼的一颗新星。他和他的亲弟弟陈天石所研究的“寒武纪”系列人工智能处理器是引领了这一轮人工智能专用处理器的浪潮。而我本人也是在陈云霁研究员的示范和感召之下。面临各种困难、挑战、压力以及周围人的不解情况下依然坚持探索计算机系统结构这一方向。

在和陈云霁研究员以及徐志伟副所长的交流过程中,我看到了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的研究者和我们这种从电子工程、集成电路出发“爬到”计算机体系结构这个研究层级研究者上视野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对计算机为何可以被冠以“科学”有了比较一定的认识。那么本文就准备简单的谈谈看法。

不过对不起各位的是,这又要“照例”挖坑。话说网站打赏功能何时开通?以后要是谁等不及了,想我快速的填坑可以直接“打赏”。“打赏”打够了,我就麻溜的滚过来把坑填了,哈哈。

不过为了安抚一下各位读者老爷们,我这里先转载一下陈云霁和陈天石研究员获得ASPLOS最佳论文奖以后接受访谈发表的一段话。这段话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学习和思考:

    从 2008 年到现在, 我们已经在体系结构和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方向上工作了 6 年。 作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几个长期开展此方向研究的团队之一, 我们在不被认可中坚持了下来, 并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个领域的环境(当然近年来环境的改善也得益于深度学习的兴起), 最终得到了学术界一定程度的肯定。
    回想起来, 如果我们紧紧跟随国际学术圈的热点走, 我们是很难拿到 ASPLOS 最佳论文奖的。 原因有两个方面 : 第一,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 热点” 论文发表后再去跟着做, 可能已经比别人晚了若干年。 尤其是体系结构领域, 论文的工作周期非常长(ASPLOS 2014 上发表的论文,我们在 2012 年就启动相关工作了), 要跟上热点很困难。 第二,当跟随热点时, 我们的工作不可避免地会被视为对某个过往论文的改进。 这种改进效果必须非常显著, 机理必须非常清晰, 才能打动顶级会议挑剔的审稿人。 这对于论文写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中国大陆研究者往往在英文论文写作上不占优势。但这里存在一个矛盾 : 紧跟多变的国际学术圈热点, 论文不容易在顶级会议上发表 ; 而探讨的问题若不是国际学术圈热点,论文同样很难在顶级会议上发表。
       面对这个矛盾, 我们的看法是 :研究者应该坚持自己的学术理想,重视论文但不为论文发表所左右;同时尽力宣传自己的研究方向,推动这个方向被国际学术圈的主流认可。 经过长期的等待和努力,也许有一天, 自己的研究方向就会成为热点。 到那时, 过去的一切坎坷都会被证明是值得的。

       摘自《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第10卷第5期,2014年5月出版,陈天石 陈云霁,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