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莫

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目前存在的一大问题

0
阅读(15330)

最近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一些不吐不快的想法。由于思考不是很成熟而且可能导致的争议较大,直接发到知乎上面去呢可能是有问题的。所以考虑再三,先还是发到ChinaAE这个平台上,等到后面思考成熟了再到更大影响力的媒体上去传播。

现在新的高教会议开过以后,“以本为本”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国家领导人到教育部再到下面各个高校,都把本科教育摆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面。各种加强本科教育的举措不断的出台,各种新的政策、规定也在制定中。这当然是利好消息,领导重视是解决问题的起点。但由于我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高教建设在历史上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但仍然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由于历史上多次改革沉淀的一些问题未能及时得到解决,所以这一轮改革也是任重道远。更何况中国的学生早已习惯了填鸭那一套,要是真搞一些“反转课堂”、“讨论式学习”,很多人是不习惯也吃不消的。

前面话说的有点多了,直接切入主题。现在电子信息类课程专业基础课存在的问题是:从事专业基础课程教育的老师水平普遍偏低,大量老师存在概念不清、知识体系不完整等问题,导致学生从一开始就“基础不牢”。这实际上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已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这主要是因为现在教专业基础课程中有两拨人员,一拨是常年从事基础课程/实验课程的“老”教师。这部分老师由于长期不从事科研活动,很多人存在知识结构老化、对于先进技术掌握不足等问题(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有部分年龄比较大的老师一直是在持续学习,反而是一些年纪不太大的“老”教师比较早的就放弃了学习和进步)。而另外一拨则是由于近年来“唯论文”教育出来的一拨博士以及年轻老师,当年读博士的时候搞的内容和如今教的课程毫不相干。但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被“安排”或者“自愿”来上一些课程。这就出现了材料博士的去教电路、信号处理博士去上微机原理的情况。

对于“老”教师而言,由于当年国内高校“扩招”急需人来上课,而选留了一大批人。这批人留校以后由于教学任务很重,把大量的时间都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很早就脱离了科研一线。这样的结果就是造成这些老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由于科研积淀不够,对于知识的认识始终停留在非常浅的层面。简单的来说,他们习惯于教学生“如何做题”,而不是去教会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这种老师也许在教一些学科发展比较缓慢的课程还可以勉强胜任,但对于一些发展迅猛的学科课程就很明显力不从心。

而对于近年来培养出来的这些博士呢,让他们教自己不擅长的课程也确实是“勉为其难”。由于唯论文的评价体系下这样的博士们进入高校的可能性更大,那自然会造成很多课程“后继无人”的状态。当然,这些年轻老师们如果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呢,还是可以完成上课的任务,甚至达到“及格”以上。但是在目前科研考核压力依然巨大的情况下,他们不大可能放弃太多科研上的时间来完全重新开始学习一门新的技术方向,除非以后他就把科研方向转向这个课程相关的方向。

目前,电子信息类基础课程就是面临这样的问题,其中以“数电”和“微机”两门课程最为严重。这事因为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极其迅速,而其中“数电”相关的数字集成电路技术和“微机”相关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就更为迅速。目前无论是从教材、课程设置还是师资水平都已经无法满足现在教育的需求了。教材的问题好解决,我们这都已经在编新教材了。课程设置如果各位领导有决心,也好解决。为有这个师资,真不好解决。而且这个问题还要影响到前两个问题的解决。他们会故意的抵制课程设置的改变,也故意不去采用新的教材而只用自己熟悉的教材。而人,是最难改变的。想一想20年前的那场国企攻坚改革,再看看今天,我觉得困难是巨大的。

其实我本来也是按照第一套教师路线走的,后来由于机缘巧合科研上给做起来了。其实相比于第二类年轻老师,我在教学上还是幸福的。起码教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内容。尤其是下学期开始重回微机原理的舞台。终于可以把我这10年来在处理器与SoC设计上的积累都发挥出来,想想还有点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