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ter

[Zedboard试用测评] 我眼中的Zynq

0
阅读(4108)

    写在前面:

    今天和木易沟通了一下,在活动仅余的几天中能够体验一下ZedBoard测试板,谢谢她啦!希望板子能早点到~

    本文主题:

    主要想写一下自己对Zynq的看法。

       

    相信知道Zynq的人都知道Zynq头上的光环是很多的,诸如“掀开处理器新篇章”、“行业第一个可扩展处理平台”,再加上Zynq嵌入了ARM最新的Cortex-A9双核,她的出现确实给业界带来了不少的震动。关于Zynq,谷歌、百度能搜到不少介绍性的文章,同学们可以自己搜一下了解了解,我这里就不copy了。

    刚开始接触Zynq的时候,我就被这些赞美之词蒙蔽了眼睛,看了几天没弄清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即便我们已经开始测试Xilinx Zynq开发板,有些同事对她的理解还是不清不楚。当然这跟一个人的知识架构是有关系的,比如以前专注于PCB布线的工程师,不是太了解ARM和FPGA,你给他一块Zynq,基础的概念类东西就足够他消化一阵子了;又或者只玩过ARM,没接触过FPGA的,总会问你:“这句话明明在后面,为什么和前面的同时执行?”。

    曾经看到这样的说法:“Zynq-7000为什么不是FPGA?”当时觉得有道理,现在看来这种说法也是一种误导。入门的时候大可以把这块片子当成最普通的FPGA,只不过里面加入了一个ARM核罢了。我觉得在接触一个陌生系统的时候,能自己动手做点什么,并且看到效果,对信心的帮助是很大的!所以对于熟悉FPGA的人来说,第一个例子大可以用ISE做一个流水灯,干吗非得要例化CPU?对于熟悉ARM的人来说,想跑HelloWorld也就稍微复杂一点点,不过已经有这么多前辈给出了博文,相信HelloWorld也很简单了,因为开发环境帮你做了大多数,基本上是所有和FPGA相关的东西。

   当然我上面说的只是入门,刚接触的时候……而不是想误导同学们把她当成普通的FPGA。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最好能由未知向已知靠拢,找到未知中的已知,然后以已知为支点,慢慢撬走未知。在对Zynq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不妨再去看看官方和网络上对她的评价以及相关说法,就可以加深自己的理解了。这时候也可以把ARM和FPGA联合起来,去做更多的事情,让他成为一个强大而且听话的“变形金刚”。

    ps~关于热烈讨论的可重构技术

    FPGA的可重构运算分为动态系统重构和静态系统重构。这个概念很早就提出来了,静态重构已经实现了,动态可重构的算法也一直有人在研究,动态可重构应该是FPGA的研究、发展方向之一。我对动态可重构的理解是这样的:在FPGA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处理需求变换内部电路。比如,你有一块用FPGA实现的手机,当处于待机状态,系统就将视频处理、音频处理电路删掉,注意是删掉而不是放在那里不用;假如你想想看视频了,系统就立即设计出一块视频处理电路为你服务,系统还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实现资源的自适应。很神奇,感觉很智能了……毫无疑问,这玩意是很难的,同样毫无疑问的是哪怕实现了很简单的可重构也会很有成就感,也向神奇迈近了一步!

    不管能做到什么程度,还是赞一下CrazyBingo,毕竟勇气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