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莫

搞研究的四大境界

0
阅读(21773)

最近一直在和从英国来的麦博士交流,一直不停的被他洗脑壳,吸收了不少新鲜思想。

 

麦博士从李小龙说的练武的三大境界中衍生出了做研究的四大境界,非常值得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境界:兴趣阶段。

发现别人很NB,于是也照猫画虎的摆弄了几下花拳绣腿,对很多事情都一直半解,却觉得自己对这套东西很有兴趣。这个阶段的人总是很多的,他们怀揣着成为大侠的梦想蜂拥而至。他们热衷于讨论各种时髦的招式和技巧,时不时还要显摆一下。但他们是绝对不能上演武场去打,他们也知道自己其实啥也不会,于是他们开始投靠各个门派,开始步入了第二个境界。对于搞研究而言,大概还未入门的阶段,听到了这个项目、那个项目,觉得都很NB,耳濡目染下听到了许多新鲜名词。自己胡乱看了那么一点书,在同伴面前炫耀一下自己新学会的几个名词,什么LTE、IMT、FPGA、ARM等等。在研究方向上挑花了眼,于是选了一个自己觉得最NB的方向一投扎了进去。

 

第二境界:苦练阶段。

已经下定决定要做一个大侠了,于是开始投入某个门派,开始一招一式的,一板一眼的开始学起打拳了来了。可非常不幸的是咋个过程异常的艰苦,而且很没有成就感。动不动就站桩、练马步,好不容易从第一招学到了第七十二招,觉得自己这下终于NB了,于是开始嚣张的到处找人单挑。但不成想一上台马上就被人打得满地找牙,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严酷的打击,很多人从此就丧失了学武的兴趣,临了还要指责一番说学了一堆花拳绣腿,全都是没有用的。其实每一招的练得还不错,就是临到关头还在想到底应该用第十五招还是二十五招的时候,别人已经一个飞腿踢来。相当于搞研究的话,这是一个最郁闷的阶段,也是最容易放弃的阶段。理论知识学了不少,可脑子就是一团浆糊。实践的东西照搬原理,可是做出来的东西总是和原理有着十万八千里的差距。于是灰心丧气、抱怨连天,很多人也就此放弃了,更多的人就是在里面晕头晕脑的转悠着,始终绕不出来。

 

第三境界:出师阶段

当有一天“任督二脉”终于被打通了,“无招胜有招”的理念终于被悟透了,每次出去和别人PK终于不用在去想到底是用第N招还是用第N-1招了。可以结合自身的身体条件、对手的战术、场地的环境灵活自如的运用各种招式。此时他已经忘却了所有的招式,还很可能在使用的过程中发挥出一些原来招式中没有的组合技、连环技,一切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一切的招式只为了一个目的:打败对手。如果是做研究阶段呢,这个时期就是对前面所学的理论灵活运用的时期,研究者可能已经忘记了这是某某教科书某某章某某节的内容,也许所用的知识根本就不在一本书里面。他的头脑中不再是死的知识,而是不断迸发才出来的一个个想法和方案。这些想法和方案是经过他头脑再创造的知识,其目的只有一个:解决目前所遇到的问题。

 

第四境界:开宗立派

在第三个境界中无论实力怎么上升,也只是一个武者,一个武林高手,一个高级工程师而已。但是如果将自己在加工的招式总结出来,由原来的七十二招演化总结出新的一百零八招,而且把这些招式都传承下来并成为那些处于第一境界的后来者学习膜拜的榜样。那就不单单是一个武林高手,而是走向了一代武林宗师,尤其是在后来者阅读了典籍之后成就了无数的武林高手甚至是新的一代宗师的时候。叶问之所以成为一代宗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影响和造就了一代华人巨星——李小龙。一身的武艺将随着武林高手的老去而被人遗忘,唯有那些不断传承的武林秘籍将鼓励着一代又一代在习武的道路上跋涉的人。一个项目再NB也回随着项目的结题而烟消云散,只有那些在因为项目而发的paper将一直被收录在SCI的检索中不断的传于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