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莫

漫漫“曲线就业”路——扭曲的研究生教育与挣扎奋进的在读研究生们

5
阅读(24236)

这几天正是研究生复试的之前的时间,争取在研究生复试之前把这个坑填了。也算为各位准研究生们送一份“清醒剂”。长路漫漫,苦海无边,且行且珍惜。

分割线——————————————————————————————————————————

原本是说想在研究生复试之前,完成填坑的。结果先是写自然基金申报书写得死去活来,然后又是ISCAS的论文要提交最终版修改。接着是又是准备ISCAS出国的各种材料。终于在周四下午大概办完了,结果在办完的那一刻接到一个电话通知我参加今天的研究生面试……主要负责英语面试,原因是:1.我去瑞典待过,但这不是重点;2.我引进的Axel Jantsch教授并长期负责他在电子科大的事务,所以经常得和Axel说英语,按理说英语一定是很好的了!我觉得他们说的好有道理,我尽然无法反驳!于是我就只好答应下来。昨天一天都在修改ISCAS的文章,写我们团队响应校长“电子信息+”的战略。今天一天都在参加研究生复试。那么我其实想说的是,明天再来填坑!(2017.3.18)

分割线——————————————————————————————————————————

填坑开始!

免责说明:本文中讨论的问题,是中国研究生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历史包袱、现实条件等多方面共同作用形成的。从中央、教育部到高校甚至研究生导师都在一直在寻求解决之道。最近通过参加研究生复试了解到最近出台的相关政策,深感国家教育部门对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视。虽然这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或即将遇到很多问题,各方面惯性的影响会这些措施的实施。但是不可以否认这些措施的重要性和正确性。因此,在转载或转述本文时务必完整转述,但凡由于断章取义造成的影响本文概不负责。阅读本文后由于自己脑补而引起的人生规划和抉择问题,作者概不负责。对于本文的最终解释权归作者所有。

分割线——————————————————————————————————————————

正文开始: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包含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就面临一个问题: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由此衍生出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培养人才?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目的,怎么样去培养人才是手段。目的决定手段。

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问题,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历史的包袱,中国原有的教育体制效法前苏联搞专才教育,甚至比前苏联搞得更过分。导致很多学校的专业是围绕一个行业甚至是一个产品来建设的,在培养目标上存在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过去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另外一个问题来源于中国快速的发展,在短时间内跨越了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大阶段,但两大阶段却又都没有完全走通。导致社会对人才的呈现出极为复杂的需求态势,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造成了很多变数,要求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在短期内随着社会的发展快速的做出调整。但是很遗憾,这个调整却很难实施。因为师资的培养、专业的建设、课程的改革是需要时间的,这在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

所以这就导致了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一个教育现状(当然本科也是,但不是今天说的重点):长期以来培养目标不清,混淆了两种不同的培养目的。

混淆了哪两种培养目的呢?我们的硕士研究生到底是要培养“学士后”还是要培养“博士前”?

什么叫“学士后”?就是在本科毕业以后,通过一定的继续教育,加强、巩固、延伸本科教育,让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以便更好的适应工作。本质上属于是本科以后的“继续教育”。“博士前”则是按照培养博士预备人员或简化版的博士教育来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属于博士的“预备教育”。这两种培养模式一种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另外一种是要培养初级的研究型人才。这两部分人才虽然有一定的交集,但是本质上是奔着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目的去的。套用游戏的话说就是需要点亮的技能树是不一样的。

我们可以看到欧美国家的硕士教育,基本上就是在培养“学士后”。观察欧美的教育我们就能看明白“学士后”应该怎么样来培养的。首先一个是学制短,大量的欧美硕士教育就是两年,英国及英联邦还大量搞一年制的硕士(太短了也有问题,这里就不细讲了)。第二个是是设置灵活,欧美的硕士专业设置都非常的灵活。完全可以为了这几年行业形势的发展而新开一个专业(所以我觉得欧美的硕士专业不应该翻译为专业,应该翻译为项目。本来也是用的Project)。如果新开专业不合适,那么就在专业下面设立Track(可以理解为专业方向)。这些年欧美学校由于开了些专业招收的中国人比例过高而招黑,这个其实是很大的误解。因为这些调整的新专业本来就是为了满足就业市场而新设立的,相比于欧美白人而言,咱们还没有到完全凭兴趣学习的阶段,所以这类新的专业里中国人多也就很正常了。第三个是以授课为主,基本不要求从事科学研究,毕业的时候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设计即可。当然很多也是有论文撰写和答辩环节的,但是就是相当于“升级版”的本科毕业设计(其实我看KTH的很多硕士论文水平还不如我电的优秀甚至是中上的本科毕业设计,当然,做的好的水平确实不错。)。但不要误读“授课”这两个字,欧美的那些课可不像是我们国内的课,“水水”就能过去了。要完成一门硕士课程通常需要完成小作业(通常是上机或者是调研报告)、实验(不是去实验室比划比划就完了的那种实验,而是需要下来用很长时间完成并当面检查验证的实验,实验课是检查实验的时间而不是完成实验的时间)、考试(这个倒是都差不多)以及大作业(根据课程而定,有的是实验完成后做一个大的project,有的是做一个大的上机作业)。基本上一个学生的精力基本只够同时应付两门课程,达到三门的时候已经是极限了。第四个特点是和企业联系紧密,大量的学生的“毕业设计”是在企业实习完成的,企业也乐于提供一些暑期实习的机会。基本上是优秀的学生都出去实习,没有企业要的学生才留下来在学校的老师那做点老师出的题目。

虽然说西方的道路不是都正确,西方的模式也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国情。但是对照一下,还是能发现我们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有一些问题。第一个学制问题,是一种形式问题,单独谈学制没有什么意义,所以就不谈了。第二个问题是专业设置问题。一个非常诡异的事情是: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在需要给学生建立基本概念和构建专业基础的本科阶段“随意”甚至是“随性”的大量设置“赶时髦”的专业。比如前几年的什么物联网、现在的什么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等(虽然我知道我电今天刚刚获批了这几个专业,但我真的不是针对我电,特此说明)。而在硕士阶段却要强调所谓的与“学科”一致而不得随意设置专业,甚至是专业下面的方向都不能分得太细。这其实就是专才教育、过早分科的教育指导思想而造成的现象。把欧美要在硕士阶段的专门化教育给压倒本科,而真正需要专门化、个性化顺应行业发展需求的硕士却反而不分了。这和后面的第三个课程设置一起造成了很大的问题。第三个课程设置问题,由于专业分得太粗,结果导致了硕士阶段的课程完全没有针对性。在我电这种“学科特色明显”的高校更严重的还是课程没有综合性。学科的划分总是基于一个时代的经验总结的,而学科的设置总是落后于时代的。依照学科划分来设置课程,搞什么必修选修造成的问题就是学生自己都到了硕士阶段了还不得不去学应付学分的课程。而他可能用到的课程有可能因为被划分到另外一个学科而选不上或者修了也就当个选修课。课程内容就更不用提了,大部分的课程是作为“本科课程”升级来讲的,偏重于加强一些“理论概念”。这些年才开始注重一些实验课程建设,但是还远远不够。这是因为以前的观念认为研究生实践环节的培养主要应该放在后面做项目、做课题的环节。这样的后果其实就造成了研究生课程的空心化、鸡肋化。上了这么多年课,一直是书本到书本,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依然是书本到书本。另外课程内容和以后要从事的课题和工作关联性不够密切,很多即使学了用上的机会也不大。

前文说了,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这些问题,有历史的包袱也有我国发展过快的原因。那么这套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前没有问题吗?其实这套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以前确实还是行之有效的。原因听起来其实挺讽刺的:因为以前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和学术水平都很低!因为我们的学术发展水平很低,所以我们的高校基本上都不是在搞研究而是在“做项目”。而这种“做项目”的培养方式可以看成是简化版或者是“劣化版”的博士培养:也需要有一点研究能力,但是主要是查现成的参考文献和技术方案,稍微加以改进后做个东西出来。工业界发展水平很低导致自己的研发力量不行,不得不依靠高校给自己“做项目”。在我读研究生那阵以及更早期一点的时候情况就是这样。研究生干的活就是用FPGA或者DSP或者别的个什么玩意,实现一个很具体的算法甚至是产品原型。在那个年代,会FPGA开发流程的就已经算人才了,懂FPGA实现个什么算法的叫优秀人才。公司通过给学校项目,一方面给自己的产品研发探了路,另外一方面给自己储备了人才或者是培养了客户。当年我们曾经出现过师兄去某IC外企做应用工程师,师弟去国内某通信公司做通信设备开发,然后师兄去给师弟做技术支持的情况。学校通过做项目呢,一方面是培养了人才,另外一方面拿到了科研经费。当然,像863什么的就是国家出钱买单,研发一些实用的新技术,也基本上是做应用开发。

但这事发展到现在怎么就不行了呢。一方面是因为工业界发展了,不需要依靠学校的一帮教授带着一群“生瓜蛋子”来帮忙做什么预研和开发了。很多公司有自己的研发能力,里面的工程师基本上都是已经完成了硕士研究生学习甚至是博士学习的,有多年开发经验的熟手。在FPGA和DSP上验证个算法啥的,也就真没啥必要拿出来做。沟通成本+项目成本也不少钱了。连现在国家有关部门也明白了,搞重大的实用新技术研发不能依靠高校,转而强调产学研结合而且还得是企业牵头。所以现在学校里面能接到的“项目”质量是越来越低,大量的就是一些小公司不愿意干的“脏活”放到学校来干,或者是某些研究所自己转手放出来的“骨头渣子”。而工业界水平的提升自然也要求毕业生水平提升,靠“干脏活”和“啃骨头渣子”当然是没法培养出好学生的,而学生自己也大多没啥兴趣。另外一方面锁着高校定位的由“做项目”向搞研究转变,论文和研究的压力也就传递到高校导师身上,顺着也就传递到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身上。博士研究生也还好,愿意读博士的人一般都是有能力搞研究也愿意搞研究的人。而硕士研究生则不然,很多硕士研究生其实既没有搞研究的能力,也没有搞研究的兴趣。

所以,这就又要呼应一下前文了。硕士研究生到底是要培养“学士后”还是“博士前”?很明显,大部分的学生读硕士的主要目的是就业,以前那种“劣化版”的“博士前”培养方式从项目来源和学校功能定位两个方面来看已经难以维系。所以这就是造成了现在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困境,学生读研以后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均不佳,培养质量也同样堪忧。由于和就业脱节,学生就业时也面临各种纠结。

参考欧美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经验,从“博士前”的培养模式切换到“学士后”的培养模式已经是迫在眉睫。但很显然目前这一切都还远没有完成。而硕士研究生们的纠结还将持续下去。


这一写就收不住笔了,本来也是个大题目,今天就先写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