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汽车电子产品很贵?
0赞
发表于 8/25/2010 9:03:42 PM
阅读(2790)
今天参加了飞思卡尔的FTF。去的人很多,也在那里看到很多以前同事的名字,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都没去。有一个事情很有意思,和大家聊一下:我参加了一个《中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发展趋势》的分组讨论会,听得我天雷阵阵。做演讲的有五位嘉宾,有车载信息系统售后服务的,有提供地图的,有提供硬件设备的,有分析师,还有搞物联网的。按照嘉宾的说法,一位出生广告业,一位出身经济学,一位出身分析师;另两位没有谈背景,但是内容大部分关于应用服务和网络畅想。而本身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技术问题全部不见了,其中有谈到的汽车前装的电子产品,特别是车载的影音娱乐导航系统,比后装的便携式娱乐系统贵20~40倍。又谈到后装的便携式导航系统在欧美被Iphone完全挤掉,剩下的只有前装的系统。
这里很想解释一下这是什么原因,虽然可能并不正确,欢迎大家提出不同意见指正。
1.维护周期长导致的所有产品的额外成本。
今天飞思卡尔的VP在说,他们无法实现无晶圆化并且离它很遥远。为什么?它以前是很多车厂的二级供应商,身为一级供应商的零部件企业必须承诺为整车企业的配套车型实现15年以上的配套生产。在国外一辆车的普通的设计寿命就是15年左右,加上后期维护,准备15年~20年。除非供应商破产,就像GM的雨刮加热模块的供应商一样,结果就是GM赔钱100美金,把所有的模块剪掉不用。因此一环扣一环,整车要求零部件,零部件要求芯片厂,你想做国外的整车配套的控制模块,你就得按照这个规则走。虽然中国的车略有些不同,但是大体趋势也是类似的。
2.产品实验费用摊到每个零件上
按照标准的TS16949中的APQP的要求,需要有两轮验证Design Validation 和Production Validation,这都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列举一下ISO的所有实验内容,注意通用,大众大的车厂都会有自己额外的标准,比之更严格。
以下是不完全的列表:
a 气候实验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Low Temperature Operation
High Temperature Operation
Cyclic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oisture Susceptibilityity
Thermal Shock
Power Temperature Cycle
Module Durability
b 机械试验
Mechanical Shock
Vibration Endurance
Free Drop
c 化学实验
Enclosure Protection against Dust and other chemical material
d 电气
Reverse Battery Polarity
Over Voltage
Jump Start
Ground offset
Short circuit on IO port
Intermittent Short Circuit on Load Circuits
f. EMC
Transient Emissions on Power Supply Line
Transient Immunity by Capactive and Inductive Coupling via Lines
Conducted Disturbances from Compnents/Modules
Radiated Emissions from Compnents/Modules
Immunity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to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mmunity of Modules to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lectronic Disturbances from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第一部分的特点就是耗时长,需要多组样品在高低温箱里面长时间实验,特别是老化试验,有时候厂家还要求Run to fail。第二组就是需要振动和冲击的场地,这需要钱。第三组化学粉尘和试剂都是属于一开无用的东西。第四组电气试验相对最省钱。第五组EMC实验最费钱,基本属于外面认证1小时多少钱的那种。
Mechanical Shock
Vibration Endurance
Free Drop
c 化学实验
Enclosure Protection against Dust and other chemical material
d 电气
Reverse Battery Polarity
Over Voltage
Jump Start
Ground offset
Short circuit on IO port
Intermittent Short Circuit on Load Circuits
f. EMC
Transient Emissions on Power Supply Line
Transient Immunity by Capactive and Inductive Coupling via Lines
Conducted Disturbances from Compnents/Modules
Radiated Emissions from Compnents/Modules
Immunity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to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mmunity of Modules to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lectronic Disturbances from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第一部分的特点就是耗时长,需要多组样品在高低温箱里面长时间实验,特别是老化试验,有时候厂家还要求Run to fail。第二组就是需要振动和冲击的场地,这需要钱。第三组化学粉尘和试剂都是属于一开无用的东西。第四组电气试验相对最省钱。第五组EMC实验最费钱,基本属于外面认证1小时多少钱的那种。
实验如果一遍完成那至少也要30W以上,如果出现问题费用上浮20%以上。两轮验证60W,摊到量不大的产品上价格不贵才怪。
3.模块的生产成本
汽车电子产品在后期的生产费用往往不低,这主要是由于其要求生产可控的,本身的生产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甚至严格按照TS16949评审工厂的费用就不低了,仓储和其他条件都会产生较高的费用。产线的投资较大,下线检测设备EOL的成本也较高;内部使用的某些小东西三防漆和某些防护的胶使用一次,会造成较高的成本造成的。所有的生产成本一旦全部摊入单个产品中,会在原有的BOM成本中加入很大一部分。
4.原料成本
前面所说的IC的保证供应期是汽车电子IC成本高的一个因素。AECQ认证(100,101,200)和无缺陷的生产要求都增加了芯片的成本;加上其基本的-40~85degC的温度范围,一句话就是贵。一颗最便宜的AECQ的运放都是0.3美金以上的。
由于普遍的所有模块都必须使用外壳,不同车型的布置空间不同,使得模块必须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外壳,无论是工程塑料还是铝壳的价格都不菲(开模费用不低)。注意里面需要有散热和振动方面的考虑,这是由于整车的振动噪声限制所规定的。
5.可能存在的索赔费用
汽车是存在召回和索赔的,一旦发现的问题是由于零件本身的缺陷引起的,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都会背上很大的维护成本。虽然DV,PV的存在客观上把所有的问题基本都排除了,但是也可能存在一些意料之外的因素。参考丰田的刹车门和GM的雨刮喷水加热模块。
综上所述,你可以把汽车电子产品卖成白菜价。但是汽车这个东西属于与人的生命直接相关的。最为生动的例子是安全气囊,甚至仪表盘上的车速显示出问题了都会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
我本人住在城郊结合部,前几天皮鞋10元一双,生活用品1元都在促销。从消费者的需求来说,本身每个阶层的民众都是有自己的消费能力的,我认为这是非常正常的诉求。但是以如此低的价格,生产了一堆质量很差的,无法使用很长时间的产品,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使用不久就变成了垃圾。对汽车而言也是一样的,别人的人可以用15年,我们的车3年动力总成传动开始磨损,5年就已经出现很大的使用问题。未尝不是对我们这个民族的资源的不尊重,也是对我们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漠视。当然,本人不知道如何去处理低成本和长寿命的妥协,在此提点个人浅见,请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