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3
0赞关于电动汽车和新能源的事情,已经看到了太多太多的专家评论,这里写点自己的看法。
1) 为什么要投入? 汽车发展到现在这个时候,早已成为一个成熟的夕阳产业。人总是有出行的需求的,在满足个人交通方式的方面,它必然需要存在很长时间。当安全、节能、清洁 和舒适这些要求的不断提高,与能源价格的上涨个人收入支出的制约下,汽车公司始终面临整合和发展地迫切要求。就像google嫌弃底特律的保守而投入无人 驾驶的智能汽车领域,美国诸多小电动汽车孕育而生一样。搞得不好,某些辉煌一时的公司和品牌,就如已经消失的话庞蒂亚克,悍马等一去不返;如同数码相机之 于柯达,智能手机之于诺基亚一样,跨越式的变革带来整体垮塌,后浪的绚烂使得谁也输不起未来。所以这些迫使现在的厂商不断提高燃油经济性,积累较大规模地 省油应用技术。另外一个方面,是在较新的技术版图上进行布局,在行业内进行一定程度的联盟,确定技术路线和合作方式,内部的研发和工程类也不闲着,真金白 银下去给大量工程师学习和尝试新技术,在公司层面积累经验和专利;给学术机构的经费,也不是都打了水漂,特别是新材料的研究。这些,只有细心观察多方汇 总,整理2年的进程才会足够明显。
2)投入的疑问 做汽车的和做零部件的大概都可以发现,真正在走的新技术项目并不是那么多,如果算上近2年的预期产量,这会是一个很可怜的数字,尤其是对比传统汽车的量。 (这里一定要剔除一下强混HEV的类型,以丰田等日系为首的日系HEV也不再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是日系零部件的封闭性和交叉投资的特性,让大部分玩家看 不到进入的希望。HEV也不能给传统汽车足够的挑战)对企业就是产值的关系,对工程师而言就是工资和奖金,总不能总提一个未来10年的可能性。实际上多种 技术的发展较劲,工程师的精力有限,公司的资源有限。所以说这是一个带有风险的局,跳太深倾家荡产,不跳以后再无机会。大概也是当前的最矛盾之处吧。只能 说,上游方向要清晰一些,多方面投入使得风险略小,但是重心要是和未来的趋势错了可能就是结束,后进的空间毕竟小很多;下游的投入小,机会多,但是风险略 大,零部件很容易通吃的,想后面挤进去何其之难。
3)劣势 想要在国内的环境找到一点对国外的优势是很难的,低人力成本也是一项双刃剑。搞不好辛辛苦苦培养人,下一次都能让你的积累全盘被拷贝,毕竟目前的局面还 是靠人来掌控局面,积累的人力还不足以形成公司层面的成熟积累。成,几人之力,或许还要加上几分国内特有的办事方法;有时候,我在思考,如果完全脱开了国 外工程师的支持,很多产业到底能做到何种程度。现在的局面,就是没人家不行,因为从最小的部件我们做不来,大多数项目有着丰富的国外参考(这意味着你没有 权限也没有必要大改,也没有必要让你知道太多的细节,至于从头到底的原因和理念.......) 更雪上加霜的要算是反向激励模式,对人和对公司一样。对人而言
1• 换工作的种种:路遥知马力,镀层外壳就去瞎吹早已不是少数了。工作之后的筛选,毕竟不可能很多轮面试外加笔试的毕业生模式了。加上大部分面试官总是领导, 对于经历的确认难度,都增加了注水乃至"创造经历"的空间。所以流传做事和做技术的老实人,兜售不出去的故事。
2•在工作的种种:不为外界所扰的工程师究 竟只是少数,认可和尊重对人的影响强度和持续时间,远远比加薪水来得更持久,至少我认为在一定基数上的物质回报下,这对大多数人适用。至于成就感来自于团 体的努力,在当前环境中视为异类的求知欲约束条件下,深入技术容易被认为钻牛角尖,追求技术结构整理被认为是不学无术,所以在无形约束的墙下,无数前辈们 黯然沉默。这事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
对公司而言,更为复杂,囊括补贴、扶持、税收、准入等,每次听到一鳞半爪在饭桌前,无从考证和确认。所以就像上文写得那样,人在国内没点理想主义情怀,没 点做事为利的念想,往往会活得往往一无干劲、二无乐趣,终日受制于"比",因为你看得到有些获利太简单,有些又太难。或许这可能是为人的一份真诚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