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总结
0赞
发表于 6/24/2011 9:40:27 PM
阅读(2158)
离去年进入公司,已经过去了一年多10天,最近有些忙有些累,以至于今天才能有机会坐下来想想,总结一下在公司的一年。
在过去的工作年之中,似乎发生太多的变故和事情:
1.刚进去,招聘我的“主管”离职了,然后过两天德国老板被告知需要去印度,总共和他相处的时间不超过15天,过去2个月,他离开了工作了16年的公司。与他调换过来的印度老板,是个奇奇怪怪的人,因为某些原因,他离开了公司。然后从美国工作1年回来的中国老板成了代理老板,据说8月左右,我会迎来第四位。这已经赶上了我在L之前公司2年半的4任老板变化,真的有些诡异。
2.工作进去的第3天,还没拿到电脑,德国老板已经帮我定了去北京的机票,去参加会议。当时的感觉,我们的这个方向是工作的重点,有着较多的灯光和资源倾向。而当他转去了印度,我们开始面对一个对电池、新能源狗屁不通的印度家伙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就落在了阴影里,有些可能的工作失去了支持和鼓励,某些任务都被打包发给印度center去做,而这持续了接近8个月;我第一次发现,有人能藐视公司的利益而谋私利,所以他离开了。而现在,情况开始恢复正常,事情开始变得有序,却必须承受再一次老板变换的挑战。
写了以上的两点,似乎不需要继续阐述和诉苦了。事实上,在公司里面的工程师总是要默默去储备知识、经验、人脉和见识,以应对足够的变化,而当事情和挑战到达的时候,并不会给你太多的准备时间。这与刚毕业的情况截然相反,当时至少给你一个缓冲时间,而当你正式进入这个圈子,给自己准备好战备是必须的。
1.只愿当传声筒?
如同上家公司一样,Global的公司,各个大的地区都会有technical/engineering center,在同一个领域总是有工程师团队,在美国或欧洲,团队往往划分得很细,每个工程师只需要覆盖一个有限的领域,并且投入很深,共同合作覆盖一个较大的范围。而在中国,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永远只是草创或者在完善之中,身在其中,我们总是会面临一个问题:当公司的经理或其他职能部门,在本区域内遇到技术问题,他怎么去办?最为典型的路径就是直接找欧美的整个工程团队,然后进行翻译处理,而一般在技术领域,中国团队就变成了一个翻译和传声的功能,事实而言,实际情况是99%的公司99%的case都是这样的。
而中国的复杂而混乱的标准、操作时与标准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和各种复杂的实际情况,往往能困扰所有的欧美团队。面对这种情况,两边都很难过,结果也不尽如人意。从个人而言,想要覆盖一个较大的领域,并且对每个方面有自己的思考和方法,需要花费很多很多的精力与时间,更需要在不是那么紧张的时候,吸收更多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培养方方面面对自己的信任,其实对我个人而言,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预研和标准
从前开发和设计产品,其实说简单也很简单,从各类详尽的产品规范、工程规范、硬件规范和其他标准之中,能够很容易得到所有的边界,然后设计出来符合要求的产品,通过设计验证来确定情况。但是,如果仅仅有个概念和想法,想要把这个不存在的东西和特征,实现出来该怎么办?这对于我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而旁观IEC的标准讨论会议,并参与公司相关的标准会议,看到台上和台下的过程,才能分辨出来国内外的标准质量为啥差得这么多,为啥国内的声音如此不给力。做标准也是要人要钱要数据要说服力,啥都没有,靠什么来回应专业的质疑?
3.自由度
总体而言,欧美公司,并不是喜欢将工程师一直维持在80%以上的工作负荷之中,事实而言,每个人在工作之中总是有一些偏好。有些事自己喜欢,有些事自己不是那么喜欢,而更愿意自己有些空间可以自主的学习些东西。其实在公司,觉得最大的福利,就是自己有20%~30%的时间是自己可以安排的,公司与SAE、IEEE等数据库,springerlink电子书,汽车方面大量的咨询报告,IHS标准系统,这一切都是花费了大量的经费,能够在中国center开放这样的权限,我为公司感到骄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都认为在晚上不去花个2个小时看看,就是一种罪过。加上公司的带宽和VPN接入google的速度,真的让我觉得赚钱可以有很多的地方,想做一个好的工程师,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的。有着这样的情绪,我也希望可以把能看到的一些东西,在不损害公司的利益和不违背职业道德的条件下,能够将自己看到的东西和一些体悟分享出来,这也是支撑我更新这个博客的动力。
4.交流和语言
我以前不理解交流的重要性,以为蒙着头干活和研究,可以做得非常专业和深入。现在看来,这仅仅是一方面的需求,事实而言,一个产业链上的各家企业,从事研发和工程的部门,职能有着很大的差异。无论是在哪个地方,都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沟通和了解需求和声音,在一个合作的体系内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如今越来越高的要求下,单个职位往往与很多个不同的节点进行联系,在这个过程之中,信息的流通和传递尤为重要。缺乏交流和沟通能力的工程师,往往特别容易做出南辕北辙的事情,某些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也容易养成缺乏倾听能力以自己的意志为主导的事情,这种错误往往能让整个项目无法行进。本质而言,劳心和劳力的区别就在于此,能说并不难,能说而会听才是交流过程中工程师追求的目标,最后在老板、同事和下属几者之间游刃有余,那就是合格的技术管理经理了。
语言的问题,果然是需要环境的。工作时候100份文件里头难有一份中文的,就比较习惯英文的阅读和写作。难就难在,如何把纸面的东西与美国工程师交流并且能够真正听懂对方。我们开玩笑说,和德国的工程师交流多了,英文听力和口语都会下降,真正难得是与美国工程师直接当面的交流,还有就是一堆工程师之间的电话会议,这个是最折腾人的。努力去听,积极去参与,会后不确定的去沟通,是当前的老板给的一个建议,个人觉得确实如此。在这方面与大家同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哪天我和美国人自由吹牛而不涉及具体工作话题,我就牛掰了。
我给自己定义了5年的计划,这是其中的第一篇,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写后面的4篇,甚至更多。希望对各位读者有些参考价值。
题外话:
《汽车电子硬件设计》目前正在复审,需要2周的时间才能得到消息。关于这个事情,我心里有些难过,我能够理解我的编辑姐姐的为难之处,选题面狭窄,受众较小,写作内容由于没有参考显得颇为松散,给了几位非业界的硬件工程师给出不是很友好的评价,在社里考虑盈利和销量存在重重的阻力。我这里认真的说一句,工程师在中国写书有着很大的悖论,年轻的时候有热情,写出的专业东西很难融会贯通,受众很小;到了有经验和有能力了,往往被工作和琐事充斥所有的时间。真是一个难解的问题啊,想做成点有意义事情,真是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