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lzhu

电子技术应用专栏作家——芝能汽车。紧跟技术创新,助力行业发展。

充电标准审查会随笔

0
阅读(1488)

  GB/T18487.1和20234,这两个其实是整个充电标准的核心,因为这是车和桩的互联,使得整个事情变成了:

  a)安全性:直流或者是大电流下的意外断开的问题,使得锁的形式成了一个焦点

  b)兼容性:如下表所示,如果规定的恰如其分是个大问题

  c)系统性:全盘考虑

3.png

  直流的充电,已然成了一个短期内很难协调的事情。

  以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事情:

4.png

  直流标准里面的A+和A-,这个辅助电源,实际在其他直流标准里面没有的,因为之前有,就造成了以下的问题。

  1)电能计费

  直流充电桩的计费,倾向于计量直流输出的电能(由于转换过程中有较大的AC=>DC的损耗,这个损耗由充电机厂家自己兜着),而这个24V 20A的480W的电源就是个漏洞了。

  2)电压兼容

  在20234.1里面,将0~30V推选,12V和24V作为参考电压值。这个电压呢,其实是没法用来给蓄电池充电的,拿来维持在充电过程中的ECU(BMS、VCU)充电。

  3)辅助电能供给

  这个事情就比较有趣了,在充电过程中,很多厂家把更多的负载往里面放。

  4)放电回路

5.png

  某些厂家把驱动回路的主继电器放到了整个放电回路里面。

  由于整个标准的大原则是,充电桩要给大车小车一起充,好多的问题,在一个标准会上是很难谈得好的。公交大巴的系统和乘用车,确实设计很大的不同,本身设计原则就不同,使得大的兼容性愿景落空了。

  小结

  1)标准的更定过程,需要更多人力参与,现在的模式是汽研梳理一份回馈单,目前是对每个评论做采纳、部分采纳和不采纳的,有些不够。公共性标准,还是需要有些物力支持,通过细致和多项实验认定

  2)兼容性的测试,在标准初稿的时候,就应该摄入更多的测试,如下的兼容性测试草案,通过分断盒监控过程,以个人的观点,早应该做了

6.png

  3)讨论还需多以事实为依据,做决定需要评估影响啊,一下拍死了,后面推导重来又要耽误一些时间,中国的事情确实国情而定

  在充电这个事情上,我是2010年6月入职接触这个事情,和美国那边一起研究这个事,事实上那个时候充电就是一个事情,政治任务要求发布GB/T20234来完善充电的直流和交流接口,当时的意图是在接口层面做一个类似SAE 1772的混合体,从一组标准来定义接口、信号、交直流等所以在附录里面会有导引信号的定义。经历太多,也不知道说啥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