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lzhu

电子技术应用专栏作家——芝能汽车。紧跟技术创新,助力行业发展。

聊聊碰撞时间TTC

0
阅读(11199)

前端时间听了苏师姐的课,有些地方还是摘录出来仔细思考下,关于这个地方有很多值得考虑的。

TTC 碰撞时间(TTC是专门针对CIPV,本车会撞上前车的时间)

Mobileye的后装产品里面,FCW的时间设的是2.7秒

  • 根据科学的统计,当提前2.5秒给予一个车辆警告的话

  • 人的反应时间和刹车的距离,基本上可以做到车子刹停下来

Mobileye的后装产品(客户以商用车为主)会把这个预值再放大一点,保证司机有足够长的时间把车辆刹停下来

QQ截图20160616101000.png


逻辑上

  • 处理算法获取图像,根据图在视野里面的变化的快慢,可计算出这辆车会碰撞的时间

  • 做距离的检测,包括之前更多的是用雷达的手段来做FCW,或者AEB的时候,其实也都是先做了距离的检测,然后再来算出碰撞的时间

单目的摄像头的计算方式就是直接计算TTC

  • 跟车辆的车速线是直接对接的(知道本车的速度),可反算出来这个距离是多少

  • 输出TTC这个值,因为这个值才是最终用来做预警或者控制的最有用的一个参数

QQ截图20160616101019.png


横轴是真正的TTC,纵轴是用vision检测出来的TTC

  • 在TTC 2秒~2.5秒的范围内,视觉算法检测出TTC和真实的TTC之间是非常的精准的,只有当距离远了之后TTC才会产生一定的偏差 

  • AEB一般起作用都是在1秒上下的区间里面起作用,在这个时候我们的TTC已经可以做到非常精准 

  • 当把TTC设在1.4、1.0和0.6的时候,我们AEB的TTC和实际要求的预值之间的精准度是非常非常高的 

在整个过程里面从FCW到AEB是一个过程

QQ截图20160616101027.png


在不同的速度区间下,都有个最低的时间,我们根据这个画一根线,对司机来说,到时候就有两个决策

  • 通过制动解决问题

  • 通过拐出去:经过很多次的货车侧翻和教训,相信现在大量的司机都是不打方向,宁可往前撞的

    • 备注:侧撞除外

QQ截图20160616101705.png


以刹车为主轴,我们可以分解整个时间线

  • FCW的开始时间

  • 驾驶员意识到的时间

  • 驾驶员意识到没动作(刹车)的时间

  • AEB的启动时间

    • 感知计算传递

    • 刹车执行器(由刹车类型决定)

      • 后面一体化的比较有趣了

    • 开始减速

    • 减速过程

QQ截图20160616101714.png


这个上面所说的2.7秒,看来就是M公司所得出来正常驾驶员所能接受的

  • TTC设计过长,可能会让开车有侵略性的受不了

  • TTC设计过短,则让司机觉得FCW无用

QQ截图20160616101728.png


这里就需要运用大量数据和统计的事来了,我相信这个2.7秒是个抽象的值,实际上是个函数

QQ截图20160616101739.png


根据Toyota在《Study on TTC Distribution when Approaching a Lead Vehicle》一文里面多样的数据,我觉得确实乘用车和商用车差异较大,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具有很大的差距,是需要考虑驾驶员的行为和接受度的。细节还需要对比更多的数据来对实际的设置有相应的考虑,可能以后自己还能调节这个Profile呢,或者进行更深度的学习。

QQ截图20160616101759.png


小结:

1)主动安全,比我们想象的单个ECU和感知系统的事要复杂得多,因为牵涉了很多驾驶行为(人)和道路&环境(路),变量是比较多的。

2)以后这块的数据,是比较值钱的。